蛔虫性肠梗阻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蛔虫性肠梗的鉴别诊断:
1、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是婴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部位多由回肠末端套入宽大的盲肠腔内。发病与肠管口径不同、肠壁肿瘤、憩室病变、肠蠕动节律失调等因素有关。典型的3大症状有腹痛,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病儿表现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腹部翻挺,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腹部可触及活动而压痛的肿块,肠梗阻症状明显。而症状较轻,便血者较少,往往呈不全梗阻的表现。不典型者应与阑尾炎、肿瘤和其它类型肠梗阻相鉴别。钡剂造影可见套叠头端呈杯口状,若套叠发生时间较久,肠坏死或穿孔者则禁用此法检查。诊断明确的早期肠套叠,可试用空气灌肠、腹外手法复位;已超过48小时不能复位者应考虑手术复位;复位困难者可行局部的肠切除肠吻合术。的肠套叠多由某种病理因素引起,故一般采用手术疗法为宜。老年人因长期便秘亦会发生此病。
2、慢性肠假性梗阻:肠假性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是一种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的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即为急性肠假性梗阻,已如前述。此处介绍慢性肠假性梗阻。
3、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粘连带引起的肠管急性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炎症,创伤或结核病史,发作前有暴饮暴食或剧烈运动诱因;以往常有腹痛或曾有因肠粘连就诊病史。少数为腹内先天性索带者多见于儿童。症状主要有阵发性腹绞痛与反复呕吐、吐物为黄绿色液体,甚至为粪汁样,摸到肠型及听到高亢肠鸣音。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多为部分性。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梗阻的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
1.病史 患儿常用蛔虫感染史,如排虫史或呕虫史等。
2.临床表现 脐周阵发性腹痛和呕吐。查体腹胀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但腹部可于脐周或右下腹扪及条索状的团块,包块可有变形、可以移动,表面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肠鸣音可正常或亢进。晚期可有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和体征。
3.辅助检查 腹部X线平片上可看到肠腔内成团的虫体阴影,因此诊断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