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神经内科 >> 传染科 >> 外科

昏迷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
2.镇静、麻醉剂所致昏迷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危象患者对镇静、麻醉剂甚为敏感,一般常用的荆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以至昏迷。
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是垂体危象与垂体卒中危象的类型之一,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或麻醉剂而诱发危象。垂体肿瘤突发瘤内出血、梗塞、坏死,致瘤体膨大,引起的急性神经内分泌病变称垂体卒中。
4.近迫性昏迷 肝性脑病(hepatoencephalopathy)过去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是肝细胞功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之一。主要症状有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而 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则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门体分流性脑病最为多见,发生的主要机制是门静 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人体循环。
5.深昏迷 深昏迷:意识全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驰。
深昏迷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无自发活动,身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发生明显变化,如呼吸不规则、心律紊乱、血压波动等。
6.浅昏迷 浅昏迷:意识活动与精神活动消失,但对强的疼痛刺激(如按压框上神经)可表现出表情或运动反应,不能被唤醒;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深、浅反射存在。
一、病史
引起昏迷的原因较多,对于昏迷患者,详细可靠的病史和细致的体格检查而明确病因诊断。询问病史时应注意既往有无高血压病、癫痫、糖尿病、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病、慢性肺脏病、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病史;近期有无外伤、感染、用药中断或服用过量药物、生气、发热、中毒及同食、同宿者的情况、头痛、呕吐等。
二、体格检查
对于昏迷患者,由于检查不合作应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其内容包括:1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气味及呼吸道分泌物;2血压;3皮肤有无发绀、出血、及出汗情况;4昏迷程度;5瞳孔大小、两侧是否等大及对光反应;6眼球活动及眼脑反射;7眼底有无视水肿出血和渗出;8运动和反射;9脑膜刺激征等。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抢救有赖于对病情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临床上对昏迷程度的评定,常须国心观察,不同阶段的反复检查比较,才能及时获得患者的病情资料,这对指导抢救,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辅助检查
除了常规血、尿、便、心电图、胸大片等检查外,对于昏迷患者还应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有选择地选取用辅助检查。
1、昏迷伴有神系统定位体征者 应选择CT、脑电图、MRI等。
2、昏迷伴有脑膜刺激征者 应选用腰穿及CSF检查、CT或MRI等。
3、没有神经系统定位征者 考虑是全身疾病导致的昏迷应根据既往史有选择的进行检查如:有糖尿病病史者血糖及尿糖和酮体,慢性肾脏病史者查血肌酐、非蛋白氮含量、及电解质系列,肝脏病史查有无消化道出血、血氨浓度、血酸和乳酸等,肺脏病史者查血气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者查T3、T4、TSH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出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
4、对于既往健康的没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急性昏迷患者 在病史的提示下可进行血液内碳氧血红蛋白、胆碱酯酶活力、酒精浓度、血及尿巴比妥类酸测定、异烟肼、氯丙嗪、苯妥英钠等药物浓度的测定等。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