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传染科 >> 外科 >> 心胸外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概述 病因 检查 鉴别 预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心源性呼吸窘迫:是指由于静水压增加等因素所引起的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肿,进而导致的呼吸衰竭。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不同,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早产儿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在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的综合征。呼吸增快,困难,呼吸常在生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胸骨上、下窝吸气性凹陷,鼻翼扇动。肺不张范围和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在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膈肌和肋间肌的疲劳导致CO2 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因为血通过肺不张部位时不能进行氧交换(如肺内右向左分流),婴儿出现低氧血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一、病 史
有的新生儿由于受一些先天因素影响,如母亲的糖尿病,非高血压性肾疾患,胎儿水肿等抑制胎儿肺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增快,呼气,发组,鼻翼扇动等急性呼吸窘迫的表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在败血症,严重创伤、休克、误吸产液过量等原发病发展过程中,起病急剧而隐袭,易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或发病早期易与肺部感染成左心衰竭相混淆。表现为呼吸频数(>28次/min)或(和)呼吸窘迫,发组,常有烦躁、表情焦虑、出汗等。
二、体格检查
起病可以急骤或缓渐,无论起始的诱因如何,ARDS的临床表现有其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
1、损伤期 约在损伤后4~6h。临床上以原发病表现为主,可出现轻微呼吸增快,但无典型的呼吸窘迫。X线胸片无阳性发现。
2、相对稳定期 约在损伤后6~48h。经过对原发病的积极救治,患者循环功能得以稳定,而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30次/min,而出现过度通气,PACO降低。但肺部体征尚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模糊和网状浸润影,提示血管周围液体积聚增多和音质性肺水肿。
3、呼吸衰竭期 约在损伤后24~48h。呼吸困难和发绀进行性加重,常伴有烦燥,焦虑、多汗等,其呼吸困难的特点是不能用常规的氧疗方法使之改善,也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来解释。呼吸频率加快。可达(35~50)次/min。胸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可发现两肺散在斑片状阴影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可伴奇静脉影增宽。由于低氧血症引起过度通气,PACO降低,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4、终末期 极度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出开山祖是经精神症状,如嗜睡、谵妄、昏迷等。X线胸片示融合大片状浸润阴影,支气管充气征明显。由于呼吸肌疲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并产生混合性酸中毒。最终可发生循环功能障碍。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在第一期对原发病的处理不够及时,合理;而在第二期一些临床医师对此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在第三期和第四期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后才认识到此征。
三、实验室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示:○1动脉血氧分压常显著降低,PAO<8kpa(60mmHg),即使吸纯氧,亦未能恢复正常水平。○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PAO/FIO)正常比值53.3~66.6KPA(400~500mmHg)呼吸窘迫综合征者PAO/FIIO<40KPA(300mmHg)。○3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发病早期由于过度通气,PACO多明显降低或正常,临终前可升高,PACO升高表明病情严重,预后不良。○4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由正常1.3~2.7KPA(10~20mmHg)可升至6.7KPA(50mmHg)以上,吸纯氧时,P(A-a)由正常3.3-10(25~75mmHg)可增至 13.3 kPa(100mmHg)以上。因肺水肿使肺顺应性由正常量500-1250ml/kpa降至 90-130 ml/kPa,Qs/Qt(肺内分流占心排血量)%由正常<o.5%增至10史以上。
四、器械检查
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以后逐渐出现斑片状阴影,相互融合呈毛玻璃样,晚期两肺阴影密度普遍增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心影边缘不清或消失,形成“白肺”。动物实验证明CT有特点。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