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性趾端大片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1.丙种球蛋白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该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疗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服用剂量每天30~100mg·kg,分3~4次。
3皮质激素一向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以后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碍冠状动脉病变修复,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治疗,除非并发严重心肌炎或持续高热。重症病例可联合应用强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疗,为控制该病的早期炎症,反应一般不单用皮质激素。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