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假性延髓性麻痹

概述 病因 检查 鉴别 预防

假性延髓性麻痹应该如何预防?

正常吞咽运动模式 掌握正常的吞咽运动模式是进行健康教育的理论前提。正常吞咽运动分三期:第一期(口腔期)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由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面神经、三叉神经支配;第二期(咽头期)由舌肌、咽头肌参与,由舌下神经核、疑核发出的舌下神经、舌咽迷走神经支配;第三期(食管期)。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难主要表现在咽头期,肌肉运动与正常大致相同,只是随意性舌运动开始动作延迟,舌把食物移动至口腔后部有障碍。
加强健康教育 脑血管病依评估的方法和时间的不同,30%~65%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检查出吞咽困难。患者及家属对其认知不足,进食前缺乏足够的科学分析,家属以试试看的心理给患者尝试,所以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应通俗易懂地讲解其不能进食的原因及误吸的危害。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应反复强调发生误吸相关因素等,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要常规督导。
掌握误吸标准,分级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掌握误吸标准是指导患者进食的前提。进食是人的本能,所以患者有强烈的进食愿望,护士必须掌握吞咽困难的分级标准,才能为科学的指导患者进食提供理论根据,有效地避免盲目性。目前,临床上参照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8]判断患者的吞咽能力。按照H-B分级>3分的才允许经口进食;H-B分级<3分的给予鼻饲饮食。
H-B分级>3分的经口进食患者误吸的预防 经口进食时应选择呼吸顺畅、可以随意咳嗽的患者,选择在口腔内容易移动且成团移动的糊状或胶冻状食物,如面糊、蛋羹等。以半坐位为宜。偏瘫卧床者选侧卧位,健侧在下、颈部稍前屈的。最后应注意选择安静的进餐环境,无噪音、无打扰,集中注意力,缓慢吞咽。要注意进食的量及速度[9]。为了减少咽部残留,一口的进食量以3~4ml为宜,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进食一口要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
H-B分级<3分的鼻饲患者误吸的预防 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一般于发病后72h给予鼻饲。鼻饲能提供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成分,不仅能为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而且能够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10]。鼻饲前应确认胃管在胃内,鼻饲的最佳是半坐位,偏瘫卧床者可采取侧卧位、健侧在下的同时床头抬高20°~30°,短期内灌入量过大、速度过快可造成食物反流、呛咳。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50ml,速度<25ml/min。需要吸痰的患者,应先吸痰、后鼻饲。鼻饲后30min内,应保持安静,避免翻身、避免刺激患者咽喉部,保持半坐位或床头抬高位。还要注意观察胃内容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0ml及以上胃内容物,提示有胃潴留,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12]。鼻饲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鼻饲,对症处置。
患者发生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时误吸的预防 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在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时,易发生误吸,患者应取侧卧位,及时吸痰。侧卧位利于呕吐物流出,避免呛入气管,引起窒息。进食原则应少量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夜间鼻饲次数减少。误吸可以发生在睡眠中,应养成头部稍高侧卧位睡姿,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避免倒流入气管内。应观察呕吐物的颜色及量,给予相应的处理。每次进食后都应进行口腔清洁,彻底清除口腔内残留物、分泌物。在发生误吸时,口腔、咽部寄居菌向下移行,就可成为致病菌。因此,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保持口腔清洁也能预防误吸导致的肺内感染。鼻饲患者因进食方式改变,口腔唾液分泌减少,细菌容易繁殖。此外,睡眠时吞咽能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致病菌便可移居下呼吸道而引起感染。

假性延髓性麻痹相关疾病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