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

概述 病因 检查 鉴别 预防

重症肌无力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伴有口咽、肢体肌无力的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症或甲亢引起的肌无力、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眼肌痉挛偶见伴有轻度眼肌无力,但其眼睑闭合力弱涉及上、下眼睑。这些疾病根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电生理检查和新斯的明试验不难与MG鉴别。
2、Lambert-Eaton综合征:多数50岁以后起病,男性多见;多伴发肿瘤,以小细胞型肺癌最多见;主要是四肢近端的躯干肌肉无力,下肢症状重于上肢;消瘦和易疲劳,行动缓慢。肌肉在活动后即感到疲劳,但如继续进行收缩则肌力反而可暂时改善;偶见眼外肌和延髓支配肌肉受累;约1/2病例有四肢感觉异常、口腔干燥、阳萎;阳碱酯酶抑制剂对治疗无效。腱反射减弱但无肌萎缩现象。而重症肌无力40岁以下女性多见;常伴胸腺肿瘤;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活动最多的肌肉受累最早;肌无力晨轻午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3、药物中毒:杆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蛇咬伤所引起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用新斯的明或依酚氯铵后临床症状也会改善,但这些疾病都有明确的病史。其中杆菌中毒有流行病史,其毒素作用在突触前膜,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出现骨骼肌瘫痪;应及时给于盐酸胍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诊断依据
1、一部分或全身横纹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好转。
2、疲劳试验阳性。
3、新斯的明试验或腾喜龙试验阳性。
4、肌电图出现重频刺激递减现象,单纤维肌电图见肌纤维间兴奋传递不一致或传导阻断现象。
5、电刺激试验呈肌无力反应。
6、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滴度增高。
重症肌无力容易与以下疾病混淆: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